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自贡富顺县飞龙镇:蚕丝织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自贡富顺县飞龙镇:蚕丝织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四川三农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2-09-27   |  阅读次数:218次

蚕桑作为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历史悠久,与稻田文化共称为东亚农耕文明标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在自贡市富顺县飞龙镇,蚕桑这个传统产业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强有力保障。

正在蚕宝宝添加桑叶.jpg

养蚕户为蚕宝宝添加桑叶

  近年来,富顺县飞龙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把蚕桑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着力打造真觉村500亩现代桑蚕产业园,新建新胜村170亩桑粮套种基地。通过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建设现代化省力大蚕棚、培育蚕桑科普园地等,引导蚕桑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来到飞龙镇真觉村蚕桑养殖基地的蚕棚内,看到每一张蚕床上都有密密麻麻的蚕在爬来爬去,养蚕户们正在忙着给蚕添加桑叶。该村妇女主任赵光荣,也是养蚕户,她告诉记者,在养蚕户们的悉心照料下,这批蚕已经快要进入结茧状态。

事实上,养蚕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蚕从出生到结茧一直都十分脆弱,尤其是在小蚕生长期间,一旦出现一丁点的温度、湿度误差都会影响蚕的发育和结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村上建起了小蚕共育室,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和一套“小蚕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统一控制小蚕发育温度和湿度,减少了外部环境对小蚕成长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小蚕的成活率。小蚕在共育室长到一定规格,就会被分到各个大蚕棚中喂养,像这样的大蚕棚,在真觉村就有六个,能同时容纳蚕床上千张。据悉,为了满足后续扩大养殖规模的需要,真觉村还会陆续增加大蚕棚数量。

“现在飞龙镇蚕桑种植面积在1.3万亩左右,养蚕在1.2—1.3万张左右。”飞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真觉村实行的是公司+集体+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技术,集体来负责管理,蚕茧成熟之后再卖给公司。农户把土地给村集体,通过流转形式收入流转费;同时农户参与桑蚕产业园的管理,能在本地就业。目前,真觉村有1个大蚕棚和5个小蚕棚,每一季的收入达50-60万元,一年能养5季,收入超200万元。此外,明年还有5个大蚕棚在公开招投标、设计,预计未来的收入将达500万元左右。

为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构建多元化的蚕桑产业模式,飞龙镇以真觉村500亩蚕桑产业园为试点建设,提出了“立桑为业 多元发展”的创新思路,并着力提高蚕桑产业附加值,加大建设现代化省力大蚕棚、小蚕共育室,充分利用1.2万亩蚕桑树,以采摘的桑叶养蚕,并通过卖出鲜蚕茧大大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同时,飞龙镇还在该村投入资金建设了蚕桑文化馆,传承蚕桑文化,科普种桑养蚕知识,让更多人进一步深入了解蚕桑这项历史悠久的农业技术。

据了解,下一步飞龙镇将以真觉、新胜两村蚕桑产业为基础,着力提升蚕桑品牌影响力,深挖蚕桑产业价值,打造蚕桑科普园地,开展采摘体验活动,结合蚕桑文化教育,真正把园区打造成为集桑蚕种养、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带动更多村民种桑养蚕,切实提高村民收入,帮助他们走上勤劳致富道路,绘就一幅“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