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宜宾兴文县周家镇栽桑养蚕创出新路子
 

宜宾兴文县周家镇栽桑养蚕创出新路子

来源:宜宾传媒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2-08-09   |  阅读次数:393次


 

蚕桑养殖作为宜宾市兴文县周家镇近年来产业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持续助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实现统战助力经济发展。

现如今,随着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新技术改变了传统养蚕模式,加之具有时间短、效益好的特点,吸引了全镇大多数农户参与其中。


 

清理、评级、过秤、入库、结账……在周家镇蚕茧收购点内一片忙碌、人头攒动。每年5月到10月,蚕农们都会按照约定的时间载着蚕茧来到收购站出售。

周家镇蚕茧质量历来较好,蚕茧上茧率高、茧色洁白、光泽正常、茧形匀整,产量和品质都非常好,今年蚕茧收购价最高达50元/公斤,均价在46元/公斤左右。


 

蚕农养蚕大户王天猛说,这前两季一共养了18张,价值47000多元。而蚕农徐宗银说,他家里只有1劳动力在养蚕,头两季卖了8000多元,这一季收了80公斤左右的蚕茧,今天能卖4000多元。

周家镇有着适宜栽桑养蚕的特有土壤和气候条件。为让桑蚕产业最大限度产生效益,让群众真正得实惠,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栽桑养蚕中采取整村推进兼顾零星发展,大力推广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等现代养蚕技术,在确保蚕茧质量提升质效,擦亮“四川省特有蚕茧生产基地招牌”,实现优质桑、优质茧、优质丝的目标,切实让蚕桑产业变为富民兴村的致富产业。


 

截至目前,全镇桑园面积达2万余亩,养蚕农户1500余户,春夏蚕已发种7790张,收购蚕茧405吨,预计全年发种23600张,产茧1250吨,实现综合产值6616.250万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