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驻村以来,我与村两委干部一起,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引导群众发展桑蚕产业,目前,全村种植优质桑1800多亩,是新圩乡种桑连片规模最大的村,年产蚕茧达45万斤,年经济收入预计可达900万元左右。”忻城县新圩乡龙岑村驻村第一书记莫鸾姣对全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充满信心。
据了解,龙岑村共有13个自然屯856户2624人,全村耕地面积2234亩,经济收入以传统外出务工、种桑养蚕、种植糯玉米和优质稻、育肥牛为主,但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十三五”时期传统产业发展滞后。为解决农户在种养方面的技术瓶颈,龙岑村聘请农技专家,围绕小蚕共育、大蚕饲养、蚕病防治、桑苗栽培、桑园管护等实用技术进行培训,提高蚕虫成活率,保障蚕茧质量,给农户高质量养蚕提供技术支撑。虽然技术问题解决了,依然有部分群众种植经济效益不高的农作物,对发展桑蚕产业的有顾虑。为此,龙岑村党总支部主动靠前,由驻村工作人员和村两委干部分片包干,进家入户帮助农户算“明白账”,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发动党员带头,培育致富带头人,培育20个种桑养蚕大户,做到“培养党员成为大户,发展大户成为党员”,为广大群众树立榜样,切实提高群众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针对脱贫群众提出销售难的问题,龙岑村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带动(覆盖)脱贫户发展桑蚕产业,引导企业与脱贫群众签订定向销售协议,共有52户脱贫户与企业签订定向销售协议,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帮助脱贫户销售蚕茧,经济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生产条件硬件设施的改善也为群众增加收入提供保障。龙岑村近年来争取资金150多万元,帮助群众修建产业路5条,共5公里长,极大方便群众开展护理桑树、采摘桑叶等农业生产活动。得益于产业路的便利,2021年以来,全村共计新增种植桑树400亩,增加经济收入20万元,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群众通过种桑养蚕增收致富的信心。
“上半年蚕茧市场价格高,行情稳定,下半年要多养几批,多增加收入。”“你上半年养蚕得了多少钱?今年我要把那些玉米地改成种桑,力争明年收入要比今年多一半。”当前,离下半年养蚕还有一段时间,群众空出时间来在村头开心聊家常,谈收入。
下一步,龙岑村紧跟上级提出的“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工作理念,以做优做强桑蚕特色产业为目标,继续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打造桑蚕产业园示范基地,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