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种桑养蚕,疫情之下农民增收的保障——记河池市金城江区保平乡下洛村下祥屯的桑蚕产业
 

种桑养蚕,疫情之下农民增收的保障——记河池市金城江区保平乡下洛村下祥屯的桑蚕产业

来源:河池市金城江区农业农村局  |   作者:巫丽君   |  发布日期: 2022-06-29   |  阅读次数:466次

      又是一个平常的中午,我们一行几人来到河池市金城江区保平乡下洛村下祥屯,干净整洁到每个角落的村子静悄悄的,要认真凝神听,才会听到农户家里传出隐约的交谈声。我们直奔该屯最大桑蚕种养户覃炳慢家去。我们今天有幸见到他。这个看起来有点木讷的大叔腼腆地跟我们说,他刚去桑园采桑叶回到家,然后他那木讷的脸露出一点笑意说:“今年蚕茧价格不错,今早又卖了四百多斤!今年没有意外的话可收入九万块左右。”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覃炳慢夫妻原本一直在广东务工,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留守家中。前年因疫情导致他们原来打工的那个小厂倒闭了,疫情得到控制后夫妻俩再次前往广东务工,但因没有文化技术又因年龄偏大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无奈只能回家。回家后刚好邻居要进城照顾孙辈中有几亩桑园没人接管,他们就接管过来尝试开始养蚕。“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跟村里的老养殖户一边养一边学;前年价格很低,但起码在家还有收入;去年自己种了几亩(桑树)又把其他邻居的几亩(桑园)接管过来,有十亩;今年十五亩(桑园)。今年价格还可以,累是累了点,比去打工强多了,又可以照顾母亲。”覃炳慢说。“我也种有几亩桑树,老公在广东打工,我在家带小孩照顾老人。”邻居嫂子说。覃炳慢大哥还热情地带我们敲开了几户邻居紧闭的大门,带我们去感受一下摘蚕茧的乐趣。原来,这个宁静的村落,大家都闭门在家摘蚕茧呢!

      据下洛村委会介绍,该村有桑园七百多亩,年蚕茧产值三百多万元,桑蚕产业不但是该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更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外出务工不稳定的情况下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家种桑养蚕的大部分都是我们村上有老下有小的四五十岁的劳动力,这两年疫情影响下我们村的村民的收入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能稳步提升的状况桑蚕产业功不可没。”村委会负责人说。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