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重塑千年绸都 服务新农村建设
 

重塑千年绸都 服务新农村建设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   作者:湖州市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2008-11-18   |  阅读次数:1044次

重塑千年绸都 服务新农村建设

湖州市人民政府
(湖州市人民政府,浙江 湖州 313000)

     摘 要:本文概述了湖州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湖州茧丝绸产业优势与发展机遇,提出了发展湖州茧绸行业的政策与措施。
      关键词:茧丝绸;新农村;湖州

     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区,总面积5817多平方公里,总人口256.49万。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288多元。
湖州市是我国茧丝绸产业发祥之一,南郊钱山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绢片、丝线,经考证,距今已有4700多年。南浔“辑里丝”曾获18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解放后,湖州市蚕桑丝绸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创造了湖州茧丝绸产业的黄金时期。湖州是全国高品位生丝原料茧生产基地和优质丝绸出口重要基地, 1995年,2003年先后评为“中国丝绸之乡”和“中国绸都”。长期以来,茧丝绸作为湖州的传统支柱产业,一直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农民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
1 湖州茧丝绸产业现状
近十多年来,我市蚕丝业面临着国际国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做好改造蚕茧生产基地、优化提升茧丝绸产业的文章,努力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继续保持茧丝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为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建设丝绸强市做出了贡献。
2005年全市有桑地面积30.8万亩,年饲养蚕种45.9万张,蚕茧总产量18981万吨,实现蚕桑产值5.55亿元。今年饲养蚕种49.2万张,预计蚕茧总量21315吨,同比增加12.3%;茧款收入5.82亿元,实现蚕桑产值7.5亿元左右,同比增加近2亿元,占农村渔牧业总产值7.5%,全市19.3万户蚕农,户均收入3886元。全市有丝绸工业企业314家,固定资产27.35亿元,05年实现丝绸工业产值94.14亿元,同比增加25%,其中利润3.25亿元,增长22.7%,全市有缫丝企业66家,拥有生产能力165520绪,其中自动缫147920绪,占89.4%。年产白厂丝6451吨,丝绸出口达1.285亿美元。近几年来,在巩固提高传统蚕业,优化提升丝绸产业层次上做了大量工作,具体有如下几方面:
1.1 贯彻“东优西拓”发展战略,建设高品位生丝原料茧生产基地
重点抓了东部平原蚕业优化改造,建设蚕桑规模小区工作,至今已建成集中连片、土地平整、路渠配套、能排能灌、良种密植、科学管理的50亩以上的规模小区622个,面积7.8万亩。通过规模小区建设,亩桑产叶量比原来提高30-40%,西部山区立足抓好重点乡镇蚕桑规模,建立万亩蚕桑生产基地和千亩蚕桑专业村,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合理的区域布局,为蚕丝业可持续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
1.2 推广优质、高效、省力化种桑养蚕技术,加快蚕业生产科学技术进步
全面推广小蚕一日二回育和大蚕少回育技术,普及率达到90%以上;依托全国、省蚕桑科研单位,积极参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于国内率先开展了“新一代桑树品种农桑系列的育成与推广”和“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等高新技术的试验与示范推广等项目,二项皆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前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蚕桑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3 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强化优质蚕种桑苗基地建设
“宝宝” 牌蚕种是建国后首家注册的蚕种商标,已连续二次评为浙江名牌和浙江著名商标,并获中国国际农博会金奖产品。全市现有7家蚕种场,年蚕种生产能力150万张,建有百万张蚕种冷库二座,为“宝宝”蚕种生产打下良好基础设施;并建立了良种桑苗引繁中心和南太湖桑苗良种繁育基地,引进优良桑品种43个,创建繁育“宝宝”品牌桑苗,首次在省内外市场上推出品牌桑苗,出售桑苗时标明品种和生产单位,系牌出售,保质保量。
1.4 茧丝绸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在茧丝绸生产、流通体制方面,通过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改革,推行和完善了以公司加农户为基础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基本理顺了蚕茧收烘管理体制,改善了收烘秩序,提高了收烘质量、避免了“蚕茧大战”的发生,稳定蚕桑产业发展。另外,市政府积极支持丝绸企业申报农业龙头企业,建立起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浙江中维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与2万多户蚕农签订蚕茧收购合同,稳定了蚕茧的价格,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1.5 大力实施 “内优外拓”发展战略
我市处于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内地蚕桑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优化、提升、高效”为目标。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和大量劳动力的转移,为蚕桑大面积发展设置了瓶颈。为此,积极鼓励丝绸企业向外拓展发展蚕桑,建立丝绸精深加工基地的举措。目前我市以丝绸之路等5家企业到广西、湖北、襄樊等建立蚕桑基地和茧丝加工基地,积极扶持中西部新区开发,增加农民收入,也弥补了本市原料茧不足的困难。东西部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丝绸质量,提升了产业层次。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蚕丝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薄弱环节:一是蚕桑生产总体趋于稳中有降的趋势。尤其是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蚕桑发展势头加快,广西已成为全国产茧量最大省区,而我市与历史最高年的1992年蚕茧总量减少50%;二是丝绸产业比重急剧下降,近几年产业增幅明显慢于重工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2005年,丝绢纺织业在整个行业的占比为42.8%,比2000年下降了13.6个百分点;三是产业基础设施薄弱,表现在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在丝绸新产品市场拓展不能迅速进入和占领新型市场;四是桑园基础相对较薄弱。规模小、零星分散桑园仍然占大部分;四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对蚕桑生产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五是品牌优势不够明显,尤其是丝绸工业,产品的档次和技术水平仍停留在初始阶段,至今尚未形成强势旺品牌。
2 湖州茧丝绸产业优势与发展机遇
2.1 湖州茧丝绸产业优势
2.1.1 具有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优势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4700多年前就已开始种桑养蚕。大约在1100年前的中国唐朝,湖州的丝绸通过当时的“丝绸之路”,把“丝绸”为主的中国文化传送到了遥远的西方。到了近代,湖州与苏州、杭州、吴江盛泽并列为我国四大绸都,盛绸、苏缎、杭纺、湖绉扬名天下,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以后,湖州丝绸业进一步焕发勃勃生机,进入了“黄金时代”。90年代初期湖州有90%左右乡镇从事蚕桑生产,蚕茧和白厂丝产量分别占全省1/3和全国1/10,是全省全国重要的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丝绸在湖州工业经济中比重约为1/3以上。
2.1.2 具有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优势
我市丝绸企业历史长、职工多、负担重,推进兼并、破产、联合,加快企业改制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九五”以来,湖州作为浙江国企改制四个试点城市之一,被列入“国家经贸委重大结构调整项目”之列。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国有资产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的指导思想,本着“重组一批,改制放活一批,出售转让一批,淘汰关闭一批”和“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改革思路,结合企业特点,开展了全行业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一大批多种经济成份的丝绸企业历经“大浪淘沙”脱颖而出,涌现出浙江中维、丝绸之路、丝得莉等骨干企业。
2.1.3 具有优越独特的区位优势
湖州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毗邻上海,与江苏、安徽省交界,既易获得上海经济圈的技术支持、信息辐射和国际贸易带动,又能与周边其他城市共享丰富的纺织产业公共资源。在湖州周边城市,专业市场相当发达,江苏盛泽的东方丝绸市场是全国十大专业市场,嘉兴的的中国茧丝绸市场是中国丝绸价格形成中心,绍兴的中国轻纺城是目前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在长三角地区共同形成了一个丝绸产业大集群,如能展开竞争,可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1.4 具有配套庞大的产业链优势
湖州市蚕桑业发展历史悠久,农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靠蚕桑,有99%的农户懂种桑、养蚕技术,养蚕设施齐全,长期来,全市拥有19万多户农户养蚕,湖州城市居民更是家家都有吃丝绸饭之人,就丝绸系统就有3.2万多人。湖州人曾经以丝绸为豪,以丝绸为名,宣传丝绸为荣,至今桑蚕茧丝绸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仍然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并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造、染整、服装、贸易的产业链体系。另外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已在我市迅速拓展,尤其是桑枝条重组木模辅料的开发与应用,利用桑树伐条后废弃物,用来加工木头地板,农户每亩可增收500元,市场前景看好。
2.2 发展机遇
2.2.1 蚕桑规模小区的建设,为蚕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从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土地整理,为全市蚕桑规模小区建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至今集中连片、土地平整、路渠配套、能排能灌、良种密植、科学管理的蚕桑规模小区面积达到7.8万亩,占总面积的26%,新一代农桑系列等桑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蚕丝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蚕桑规模小区的优势已经显现。
2.2.2 绿色消费的兴起,为丝绸产品扩大市场容量创造新的机遇
真丝绸是蛋白纤维,具有独特的适感和视觉效果,尽管丝绸产品价格昂贵,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仍是男士高档领带和女士方巾、礼服的首选面料,也是日本、印度等具有传统丝绸消费习惯的国家民族服装的首选面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全球正在兴起回归自然的绿色消费趋势,在合成纤维的生产原料石油储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丝绸作为一种天然纤维,具有可再生和可降解的特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消费市场的欢迎。据统计,目前全球纤维消费中丝绸仅占0.15%,扩大丝绸所占比例具有很大空间。
2.2.3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古老的丝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型的纺织品,先进的纺织技术运用,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变化,生物工程、转基因技术将给茧丝绸行业带来巨变。首先,丝绸面料开发步伐加快,真丝产品服饰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了真丝绸产品抗皱性和防缩性,增加了织物的悬垂性。特别是蚕丝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交并产品的开发,充分发挥了多种纤维各自的优势,克服了丝绸产品原有的弱点,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其次,随着丝绸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丝绸产品已在家纺、床上用品(丝毯、蚕丝被等)、室内装饰等方面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再次,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不断向高层次、高技术方向发展,已被广泛应用到医药、食品、化工、农副产品等多种行业。特别是我国家蚕基因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已列为科技部“97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将为我国茧丝绸行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2.2.4 出口环境的改善,为丝绸行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目前,国内外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高峰期,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拉动了全球商品需求的稳定增长,商品贸易将继续呈现大进大出的局面。随着我国内外贸的一体化,国内大市场、大流通的逐步形成,特别是国际跨国集团直接来我国内外市场采购,使国内外市场界线逐渐模糊,逐步走向融合,相互促进,十分有利于于出口的增长。目前纺织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5%左右,丝绸类产品70%以上用于出口。随着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我国政府也取消了蚕丝类商品出口公司审核经营管理,并取消了坯绸和部分丝类商品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这为我国丝绸出口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3 发展对策与措施
湖州几千年的丝绸历史造就了“丝绸之府”,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又冠为“中国绸都”,而更为宝贵的是拥有了深厚底蕴的湖州城市文化和培育了一支庞大的“丝绸人”队伍。基于具备了这样一笔浓重色彩的宝贵财富,因此,湖州茧丝绸产业的发展是优化升级、重塑“千年绸都”。这是湖州客观历史延续的需要,也是湖州悠久文化发扬光大的需要,也是更好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湖州丝绸产业发展迫切呼唤的需要,当务之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 建设优质高产蚕茧基地
针对我市桑地资源趋减、蚕茧总量趋降的现实,应在确保稳定桑地总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提升整体层次。一要调整定位。围绕建设全国高品位生丝原料茧生产基地的目标,东部老区应重点加快老桑改造、蚕桑规模小区建设和以农桑系列为代表的优质桑品种覆盖,尽快实现桑树品种的更新换代。西部应在总结老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由点到面的办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区域适当集中的原则,循序推进新基地建设。二要加快推进蚕业科技创新。加快我市的全国优质蚕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湖州种子种苗质量。三要积极拓展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要进一步扩大果桑种植面积,加快对桑叶、桑果、桑枝、蚕蛹等副产品在医药、保健和化妆品等方面的利用研究,加速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种茧丝和蚕桑副产品利用开发基地,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
3.2 培育扶持一批优势企业
积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扶植一批行业骨干企业,使其成为代表湖州丝绸形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带动丝绸行业经济增长的支撑和骨干。以中维公司为龙头,切实加强和完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推进茧丝绸产业化进程,培育、组建蚕业合作社,在公司与蚕农之间建立利益联接机制是蚕业产业化经营走向成熟的必要标志。创新蚕业科技,发挥蚕业技术部门的优势,积极融入到蚕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使我市的蚕业产业化经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之路。
3.3 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通过扶植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名牌,推动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引导社会资金、技术及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流动,实现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浙江名牌 “宝宝”蚕种优势,建设以“宝宝”品牌为代表的全国优质蚕种、优质桑苗繁育基地,创建和完善“宝宝牌”蚕种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湖州“宝宝牌”蚕种的质量层次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加快桑、蚕良种化进程,拓展国际国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3.4 营造一种良好环境氛围
一是营造加快茧丝绸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力求在培育蚕桑基地、龙头企业、技术改造、主导产品、有形市场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出台一批实用性、操作性强的资金扶持政策。健全和完善丝绸企业家协会和各类行会建设,发挥行业整体优势,加强行业协作和自律。二是深化完善茧丝绸流通体制改革。构建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确保蚕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起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