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大棚排沃野,桑乡处处尽朝晖。”近日,位于四川省宁南县松新镇碧窝村的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正悄然孕育着一个“财富密码”。
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在冬春农闲时节,由蚕农变菇农,增加经济收入。
碧窝村的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占地约47亩,新建隔热保温出菇棚37个共14768平方米;基料生产车间1个1300平方米;食用菌基料生产线一条,含粉碎、拌和、堆沤发酵、打包等设施设备;利用桑枝栽培出的松茸不但产量高、品质优,且色泽美、口感好。
据悉,基地用桑枝作为原材料种植桑枝松茸,年消化桑枝1000吨,桑枝按180元/吨进行收购,可给农户带来18万元的收入。桑叶养蚕,桑枝加工成基料栽培食用菌,采摘菌类后的菌糠经堆沤发酵处理可作为优质的桑树肥料还田种桑,取代了传统的将桑枝条当做废料抛弃或作为柴火的处理方式。
“宁南县现有桑枝20万吨,桑枝又是生产食用菌的优质原料,用桑枝作为原料生产食用菌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农户增加经济收入,桑叶养蚕,桑枝养菌,菌糠还田肥桑,形成可持续循环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基地负责人鲁旭发介绍说。
桑枝食用菌基地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当地蚕桑生产链延长及桑枝过剩的问题,促进了全村625户2485名群众增加收入。预计基地年产食用菌类200吨,产值将达到400万元。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