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凉山州宁南县利用废桑枝孕育生态“致富菇”
 

凉山州宁南县利用废桑枝孕育生态“致富菇”

来源:宁南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1-12-07   |  阅读次数:463次

在“户无余土桑满庄,遍野金叶无穷碧”的碧窝村一角,有一排排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大棚,如浮光幻影、熠熠发光的水波,闪耀出光芒;如蓄势待发、气势恢宏的卧龙,盘卧在天地间。这就是四川省宁南县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

宁南县现有桑枝20万吨,桑枝是生产食用菌的优质原辅料,按照县委、县政府蚕桑二次革命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宁南县重点龙头企业南丝路集团公司在松新镇碧窝村建设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再造食用菌新产业,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在冬春农闲时节,由蚕农变菇农,增加经济收入。

桑枝食用菌研发基地占地约47亩,新建隔热保温出菇棚37个共14768平方米,基料生产车间11300平方米,冷库1200平方米,食用菌基料生产线一条(含粉碎、拌和、堆沤发酵、打包等设施设备),新建100方蓄水池1个,以及配电、排水沟、水电管网等附属设施。目前县南丝路集团公司在石梨镇花石村进行的桑枝松茸种植试验已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大量经验。利用桑枝栽培出的松茸不但产量高、品质优,且色泽美、口感好。

“没想到原本只能当柴烧的桑树枝会成为香饽饽。”当地的农户说,大量桑枝过去只能被当柴烧。用桑枝作为原材料种植桑枝松茸,年消化桑枝1000吨,桑枝按180/吨进行收购,可给农户带来18万元的收入。桑叶养蚕,桑枝加工成基料栽培食用菌,采摘菌类后的菌糠经堆沤发酵处理可作为优质的桑树肥料还田种桑,形成持续循环发展模式,取代了传统的将桑枝条当做废料抛弃或作为柴火的处理方式,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桑枝食用菌基地的建成可有效解决当地蚕桑生产链延长及桑枝过剩的问题,促进了全村6252485名群众增加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预计20222月初,食用菌就将通过线上线下及游客体验采摘等方式进行销售。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