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凉山德昌:荒山变青山 青山变金山
 

凉山德昌:荒山变青山 青山变金山

来源:凉山新闻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0-09-02   |  阅读次数:327次

走进德昌县茨达镇跃进村的蚕桑产业园,绿意铺满整个山头,一条条蜿蜒的产业路铺向远方,一棵棵茂盛的桑树绿意盎然。

“几年前,这一带还是荒山连片。如今,通过土地集中流转,种上了成片的‘桑树’。荒山变绿了,生态变好了,我们的收入也稳定了!”该村村民尤国树感慨地说。

尤国树夫妇返乡前曾在外地打工,卖过小吃、做过工程,发展还不错,在有了一定积蓄后准备回乡创业,在去村上办事时,当时的村主任孙仕祥给他们推荐了种植桑树。

“当时我考查了一下,觉得桑树种下去管理也不繁琐,栽桑养蚕非常适合我。”尤国树说,回来就跟妻子商量,把自家的荒坡全部开垦出来并流转了部分土地来栽桑树。5年过去,如今,尤国树的10亩桑园已全部进入丰产期,每年养蚕收入达8万多元。

“近年来,我们全镇通过流转土地、转租等方式,让闲置的荒山一点一滴地利用起来。”据茨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抓手,积极引进业主,流转土地,发挥党支部的桥梁作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在产业发展中,该镇采取“业主+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强组织、引龙头、建基地、促脱贫”等措施,大力发展蚕桑特色产业,把产业发展作为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实现稳定脱贫的有效举措,突出特色优势,创新“一扶一带”产业扶贫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到户产业落实见效,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发展产业富民增收的路子。

同时,该镇还大力推行“党员示范产业基地,致富能手育党员”模式,致力把优秀党员发展成致富能手,把思想觉悟高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形成党员带领群众一起脱贫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手不断进步,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双向”融合发展。

加强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县农业农村局也大力推广旋耕机、切桑机等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让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目前,茨达镇蚕桑种植面积达3200亩,全镇485户群众通过发展蚕桑实现脱贫致富和稳步增收。

 t010a02bcfd00c4d745.webp.jpg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