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忻城“三新”养蚕促群众增收
 

忻城“三新”养蚕促群众增收

来源:广西日报  |   作者:蒙进煌 蓝春青   |  发布日期: 2020-08-06   |  阅读次数:308次

      自动桑叶清洗机、自动喂蚕消毒车、自动上簇架、上通风加全通透式大蚕房……7月28日,记者走进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标准化智慧蚕房,科技养蚕设备映入眼帘。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蚕桑“三新”工程(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大面积推广智能化小蚕集中共育等轻简化技术,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养蚕。截至目前,该县已建立标准化桑蚕示范基地2个、机械化养蚕专业合作社30个。

      六纳村标准化智慧蚕房占地8.6亩,由5栋蚕房、1栋蚕沙处理室及桑叶清洗区、切叶区组成。该蚕房由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借鉴外地蚕房标准建设,以“智慧云”平台为技术支撑,把实时监控、室温监控等设备装到蚕农家里,由专家团队对标准化蚕房实行实时监控,随时进行技术指导。

      桑蚕示范基地智慧蚕房负责人罗绍先说,该蚕房采取“龙头企业+高校+党支部+基地+贫困户”运营模式,通过雇请贫困户采摘桑叶和在蚕房务工等方式,帮助群众实现增收。上半年该蚕房共养了5批大蚕,产茧1250多公斤,培育销售6批813张四龄蚕,覆盖红渡六纳、六蝶村150户贫困户,给蚕农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

    “利用智慧蚕房喂蚕、消毒、取茧都很方便,既能节省劳动力,又能提高蚕虫存活率和蚕茧产量质量。”六纳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桂彬说,在基地实施种养分离、饲养标准化,蚕病全年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蚕茧产量提高一倍以上,且可缫制5A级生丝,年产值达到12万元。

      六纳智慧蚕房靠科技养蚕成功带富,是忻城县实施科技养蚕工程取得实效的一个典型事例。近年来,该县在大力实施蚕桑“三新”工程中,不仅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也有效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实现1万多户贫困户养蚕增收。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