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吡丙醚类农药对桑蚕生产的影响
 

吡丙醚类农药对桑蚕生产的影响

来源:广西蚕业信息网  |   作者:蒋满贵 石美宁 黄深惠 唐亮    |  发布日期: 2019-08-23   |  阅读次数:639次

   一、吡丙醚类农药对桑蚕的影响

    1、中毒源。桑蚕吡丙醚类农药中毒绝大多数是桑园周边农作物喷施用吡丙醚类农药飘移污染桑叶引起的,蚕对吡丙醚敏感度很高,根据实验室生物试验和桑叶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桑叶残留≥0.0001mg/kg(大田用药浓度100mg/kg)可导致蚕微量中毒;

    2、症状。1~4龄发育和龄期经过基本正常,但5龄期可持续食桑12~15天,少量吐丝结薄皮茧或不吐丝最终蚕体变软逐渐死亡。若五龄后期喷蜕皮激素,蚕体透明呈假熟蚕状,但体节肥大,水分多,不排尿,不吐丝或有些吐少量丝后停止吐丝结薄皮茧;

   3、蚕中毒敏感期。蚕五龄后期(第二天后)吃下污染桑叶影响最大,中毒不可逆转;

    4、桑叶对吡丙醚类农药有强内吸性,残效期30~40天;

    5、污染桑树对新长出的叶子有强转移性,20天内采新叶养蚕仍有明显影响。

    二、吡丙醚类农药的特性及作用

    1、吡丙醚是保幼激素活性化合物,属新型杀虫剂,具有扰乱昆虫生长发育的特性,影响昆虫蜕变和繁殖。在农作物上具有强烈内吸性和传导性,持效期30~40天。

    2、在农业部登记的吡丙醚应用的作物和防治对象:甘蓝(小菜蛾)、番茄(粉虱)、黄瓜(蓟马)、柑橘树(木虱、介壳虫)、姜(姜蛆)。

    3、目前广西常用含吡丙醚的农药种类主要有:吡丙醚、甲维•吡丙醚、吡丙•吡虫啉、吡丙•虫螨腈、吡丙•噻嗪酮、吡丙•噻虫嗪、螺虫•吡丙醚、吡蚜•吡丙醚等农药。

    三、防控措施

    1、桑园和蚕房周边作物禁止使用含吡丙醚成分的农药。

    2、加强与桑园周边其他作物种植业主的沟通协调,选择吡丙醚类农药的替代品,错峰喷药,预留足够的过渡隔离区,喷药时注意风向,慎用无人机、大功率风送式喷雾机等高空喷药机具。

    3、一旦发现桑叶受到吡丙醚类农药污染,立即改用新鲜无毒桑叶喂蚕,缓解桑蚕中毒症状,挽回经济损失。受污染的桑园应过30~40天残效期才能采叶养蚕,而且用叶前应进行少量养蚕试验,必要时也可及时除去污染桑叶或剪枝伐条重长新梢。

    4、做好种植规划,引导桑园、果园等经济作物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插花式的桑园可以与其他作物土地置换,形成连片桑园,养蚕区桑园应与周边果园等经济作物间隔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桑叶受到农药漂移污染,避免发生桑蚕大量农药中毒事件。


阅读原文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