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广东清远桑蚕产业如何破茧新生?
 

广东清远桑蚕产业如何破茧新生?

来源:中国农业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8-08-03   |  阅读次数:568次

  清远市英德市的石牯塘镇,种桑养蚕具有悠久历史。上世纪80年代,石牯塘镇大力种桑养蚕,经过长足发展,育蚕产茧,缫丝加工成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当地掀起生产、销售桑叶菜的热潮,为该镇的桑蚕产业添上了新引擎。

  大胆的创新、执着的探索,让石牯塘桑蚕产业显得分外抢眼。石牯塘镇桑蚕产业现实中的“三驾马车”,即桑叶菜加工销售、托蚕所集中培育蚕苗、缫丝厂搭建下游企业,不仅延伸了产业链,也推动了农村产业融合,为清远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借鉴样本。但是,热潮的背后,也拖着长长的阴影——农村固有的各种弊病也掣肘着该产业的向前发展。

  一片嫩芽,撬动一个新产业

  要说石牯塘镇的桑叶菜,就不得不提到王基兵。

  2012年,在中山做化工销售的王基兵来到英德市旅游,发现石牯塘镇有种桑养蚕的传统,由于曾有朋友做过桑叶菜生意,对市场敏感的他,一眼便看到了这里的市场前景。

  2013年4月,王基兵开始到石牯塘镇收购桑叶,他让大家把桑叶的嫩芽摘下来,作为制作桑叶菜的原料,老叶子继续养蚕。他设想,采摘桑芽既不耽误养蚕,又能增加村民的收入,但村民们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因为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桑芽是可以出售的。”

  2013年12月,王基兵在马坡村承包下200多亩田地,全部种上桑树苗。他还在马坡村附近建起了桑叶菜加工厂,购买各种加工设备。石牯塘镇的第一家桑叶菜加工企业的雏形诞生了。

  在他的带动下,石牯塘镇的桑农民也跟着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随后几年,石牯塘镇桑叶菜价格不断攀升。据王基兵透露,当前,石牯塘镇桑叶菜的批发价是每斤4元,行情好的时候达到每斤6元。

  “一些村民每年仅卖桑叶菜就能挣到8万多元。”石牯塘镇党委办干部成次钊介绍,桑叶菜延伸了种桑养蚕产业链,使一亩桑叶产值由原来的8000元增加到10000多元。桑农大受鼓舞,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也开始回家种桑养蚕。

  “桑叶菜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的属性和良好风味,一投入市场即广受欢迎,市场空间极为广阔。”王基兵每年销售桑叶菜300多吨,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他的桑叶菜目前主要销往珠三角、香港、澳门、安徽、西安等地。

  餐桌桑叶菜,内有大文章

  桑树上的嫩芽,最终能成为一盘鲜美的桑叶菜,出现在酒店的菜单上,是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的一次成功示范。

  “桑叶芽是如何变成桑叶菜的?”王基兵向记者解说,桑叶采摘下来后,要经过高温杀青、清洗、去涩味等10多道工序,成品后还要经过真空包装,并低温冷藏起来。销售到外地的桑叶菜,也要有冷链技术的支持。

  王基兵还告诉记者,不只是工序繁杂,质量上乘的桑叶菜,对桑叶芽采摘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工人或桑农必须每天凌晨3点开始采摘,到上午9点必须停止。“因为这个时间段的桑叶芽最嫩。过了9点,叶面温度升高,采摘下来的桑叶芽会变老,不利于后期保存。”

  他竖起手指头向记者比划:“我们采摘的标准就是,一个芽头,一片小嫩叶,一片不超过4个手指的嫩叶。”精细的采摘工作,训练出了一批专业的采桑工人。王基兵说,一个熟练的采桑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有4000-5000元,最多有6000多元。他的桑叶种植基地,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

  看到王基兵真的赚到了钱,镇里的一些桑蚕种养大户也纷纷跟着效仿。2014年至今,石牯塘镇相继成立了5家桑叶加工厂,1500多户桑农直接向这些加工厂供应原材料。石牯塘镇的桑叶菜加工产业逐渐形成规模。2017年,石牯塘镇年产桑叶菜2000多吨,产值2000多万元。

  蚕儿的“抗病史”

  说起托蚕所,还要从李世明三十多年的养蚕经验谈起。

  作为如今石牯塘镇三联村委会马坡村的养蚕大户,李世明也是马坡村最早的养蚕人。上世纪80年代,种桑养蚕在英德、阳山掀起热潮,1982年,李世明从远房亲戚手里拿来第一张蚕蛋,开始了养蚕之路。

  在随后的几年里,种桑养蚕在马坡村推广开来,石牯塘镇的其他村子也纷纷效仿。种桑养蚕虽然让石牯塘的蚕农们有了脱贫的盼头,“死神”却接踵而至,病虫害曾一度给石牯塘镇的养蚕业带来极大的打击。石牯塘镇桑蚕的“抗病史”,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有村民甚至放弃种桑养蚕,改做其他作物。

  经历连年失收,一些细心的村民逐渐发现,桑蚕无故大范围死亡,往往呈现“批次”性,这极有可能是来自老一批次对新一批次的桑蚕的感染。

  于是,发现这一事实的蚕农看到,脓病、僵病的“突围”之道,就在于将幼蚕和成年蚕分开养殖,从而阻止成年蚕病毒在幼蚕中传播。“托蚕所”的构思,自此应运而生。

  科学规划“蚕生”

  第一家托蚕所落地,是2001年。在随后的几年中,石牯塘镇涌现了大大小小60余家托蚕所,经过一轮淘汰后,目前,石牯塘镇共有12家托蚕所,其中马坡村有3家。

  李世明带头合资建设的专业托蚕所,是全镇规模最大的。“我们叫‘蚕苗共育中心’,便于理解,也可以叫‘托蚕所’。顾名思义,就是照顾、培育蚕宝宝的地方。”

  李世明和他的合作伙伴领着记者参观了他的托蚕所。该托蚕所用地是村民旧住宅,面积约300平方米,共有20余间育蚕房。据了解,每隔5天,托蚕所就可向周边蚕农供应400多万只桑蚕,几乎覆盖了整个石牯塘镇。

  他解说,桑蚕的生命周期只有22-23天,“蚕生”共分为5个年龄阶段,一次睡眠为一个蚕龄,而托蚕所的主要任务是,培育1-3蚕龄的幼蚕,周期为11天。3龄以后为成年蚕,即可向蚕农发放。

  立竿见影!托蚕所给马坡村养蚕业带来转变——养蚕分工趋于细化,桑蚕成活率得到很大提升。李世明表示,有了托蚕所后,幼蚕的成活率最高可达98%。他还惊讶地发现,托蚕所的“初衷”是预防幼蚕感染疾病,但如今,它却承载了更多作用和意义。

  “首先,为蚕农大大缩短了饲育周期。”李世明自豪地说,从托蚕所领回家的成年蚕,只需11天即可产茧,减少了时间成本,增加了蚕茧产量。“勤快的蚕农一年可养40批次成年蚕。一亩桑叶一年可产400市斤蚕茧,行情好的时候,蚕茧收购价每斤26元,也就是说,一亩桑叶如果仅用来养蚕产茧,一年可收入8000多元。”

  “其次是统一蚕种、集中管理、按销养蚕,营造了非常良好的市场气氛,也避免了桑蚕质量的参差不齐。”他表示,目前,托蚕所只培育阳山蚕和英德蚕两个本地蚕种。

  “第三,托蚕所解决了以往蚕农在幼蚕饲育劳动力短缺和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我们购置的切桑机、脱水机等采桑设备,也在桑农中得到推广。”

  缫丝厂“千里牵线”

  缫丝,即从蚕茧中抽出蚕丝的工艺,一粒蚕茧可缫丝1000多米。英德市嘉瑞丝茧丝绸有限公司,是石牯塘镇目前唯一一家缫丝厂。该厂董事蔡子轩直言,石牯塘镇自带“蚕茧分拣烘干厂”,这为缫丝厂省去了一个加工环节,节约了不少成本。

  关于“蚕茧分拣烘干厂”,石牯塘镇党委办干部成次钊介绍:“为本地大户所开,该厂的主要工作是对蚕农送过来的蚕茧进行分拣并烘干,即将双蛹蚕茧和单蛹蚕茧分开,再分别烘干。”他还向记者说明,烘干后的蚕茧叫做“干茧”,未烘干的蚕茧叫做“鲜茧”。

  石牯塘镇每年可向缫丝厂供应“干茧”70吨,蔡子轩介绍,目前,缫丝厂没有自己的养蚕基地,所有蚕茧都是从石牯塘镇蚕农手中收购过来的,“收购价得看市场行情,行情好时干茧每斤26元,行情较差时19元。”

  千里来牵线!蚕茧制成蚕丝后,来自浙江的蔡子轩将产品供应给家乡的下游企业,再制成各种丝绸制品、纺织品销往全国各地。他坦言,广东地区的蚕茧比起国内其他地方,有持续出产的优势(春夏秋季均可出产),石牯塘镇大规模产茧,又有原料上的优势。该厂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加工规模小、技术设备简陋。

  石牯塘镇共有9000多亩桑树。从桑树种植、桑叶菜加工、桑叶茶制作,到养蚕的细化分工、分拣烘干,再到抽茧缫丝,石牯塘镇桑蚕全产业链的雏形正在逐步形成。但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加工规模小、技术设备简陋等因素,制约着石牯塘镇桑蚕产业的成熟发展。

  “我们欠缺较为先进和完善的加工技术。”石牯塘镇党委副书记邓志文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据了解,目前,石牯塘镇桑叶菜加工厂仅有5家,规模普遍小,而5家桑叶菜加工厂只有一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工艺都比较原始简单。“现代化的高温蒸气杀菌、巴氏杀菌等技术没有得到应用推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桑叶加工厂厂主表示。

  在养蚕方面,虽然村民自觉建设“托蚕所”属于一次有效的探索,但养蚕设备和条件依旧简陋,托蚕所利用村民旧住宅,育蚕环境依旧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蚕茧加工上,石牯塘镇以目前仅有的一家缫丝厂消化产能,其生产也仅停留在简单的原料加工上,没有进一步深化、细化。

  桑蚕产品单一、品牌意识较弱

  当前,石牯塘镇桑蚕产业的主要产品有桑叶菜、蚕茧两大类,其余产品如桑叶茶、桑葚、蚕蛹、蚕沙等占比较小,与其他地方桑蚕产业比较,桑蚕产品深度开发明显不足。

  例如,江西省蚕茶所早年就研发了桑叶茶、桑叶桃酥、蚕公酒等十多种特色食品,山东等地的蚕蛹罐头、蚕沙枕头等也很受消费者喜爱,杭州还开发出蛹虫草产品让养蚕价值倍增。

  “产品品类单一,带来的影响是,其整体市场竞争力不强,简单的原料再加工,在市场上已经不再具备话语权。”一位处于桑蚕产业下游的经销商如是评价道。

  据了解,清远全市共有6万亩桑叶,主要分布在英德和阳山、连南等地,而英德市的桑蚕产地,主要集中在浛洸镇和石牯塘镇,“石牯塘镇种桑养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这本身就是我们的文化。”成次钊表示。

  缺乏品牌意识,不仅体现在文化内涵方面,在产品商标注册上,目前石牯塘的主打产品桑叶菜亦显得不足。记者了解到,石牯塘镇的桑叶菜在线上进驻了7家淘宝网店,但在这7家店中,石牯塘镇桑叶菜均以“桑叶菜”的名字出现,并没有明显的注册商标。

  以政策引导扶持

  由于各种历史因素,英德桑蚕产业曾在上世纪80年代昙花一现,随后长时间处于停滞不前、甚至走下坡路的局面。现阶段,英德桑蚕产业整体呈现“粗加工、设备落后、价格低、管理混乱”等特征,要理解这些特征并提出应对办法,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种养技术和思路。石牯塘镇的桑树种植虽然实现“连片”了,但却也存在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即桑树和其他农作物“连片”了。科学种植桑树,需要桑树苗远离其他农作物,从而远离其他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蚕苗对农药是敏感的。另外,蚕苗培育中心(即“托蚕所”)的蚕种较为单一,不利于优育选种。蚕种培育的方式较为原始,没有较为先进的培育设备技术支持,蚕苗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而蚕苗培育中心是市场化行为,必然以追逐利润为最大目的,其与蚕种来源、蚕农之间都缺乏透明、有效的市场监督,有较高的潜在风险。

  二是生产效益。生产效益,可分“土地生产效益”和“产品开发利用效益”。一亩桑叶仅养蚕年收益8000元,比当地其他农作物要高,所以其“土地生产效益”是高的。桑叶和蚕浑身是宝,可以开发出来很多产品类别,但石牯塘乃至清远主要开发的产品只有桑叶菜和蚕茧,“产品开发利用效益”很低。桑树皮、蚕蛹、蚕沙等可开发且高回报的产品原料都被废弃掉了,非常浪费。提及“回报”,英德干茧价格19-26元每斤,远低于全国每斤约50元的标准价格,这一现象值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三是机械化生产。农机在石牯塘镇是否普及?蚕农购买农机是否有农机补贴?桑蚕是小众农作物,小众农作物在政策上,目前没有农机补助,这不利于蚕农进行机械化的生产,而蚕农普遍老龄化,桑蚕生产效率低。

  四是农村劳动力。蚕农普遍老龄化,反映的是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桑蚕养殖是一项技术性、精细化要求较高的活动,尤其是蚕苗的培育,更是如此。老龄化的农村劳动力,必然不利于提高桑蚕的生产质量,质量低就会失去市场话语权。

  五是市场监督和引导。由于相关部门对市场缺乏有效监督和引导,当前桑蚕产业市场从生产到销售都比较混乱,蚕苗选育和蚕药等环节也缺乏有效监督,以上这些都为产业埋下了极大安全隐患,对整个产业有覆灭性的风险。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尽早制定相关政策条例,加大监督力度。

  同时,桑农和蚕农是产业的原动力,却是产业链中最弱势的一个环节,应当予以政策的倾斜和扶持。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蚕桑丝绸研究所   陕ICP备19014831号-1